今晚或明天,如果有空的话,俺会去前一篇博文回复读者评论。
就在俺发布这篇博文的时候,美国东部某些州已经开始进行投票了。
为啥俺等到投票的前一刻才发这篇博文?因为这次美国大选的局面太微妙了,光是“十月惊奇”就出了好几次。不到最后一刻,你都不知道选情是否会大变。
本文的这些分析,都是基于“州一级的民调”。但是今年的大选,民调可能会有严重偏差(下面会解释这点)。所以下面这些分析,很可能是错的,大伙儿姑且听之,别太当真 :)
★预备知识
考虑到某些同学不太熟悉美国选举制度,先简单扫盲一下相关知识。
如果你已经了解这些,请跳过这一章节,看后续内容。
◇选举人 / 选举人票
根据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条,总统由各州的【选举人】组成“选举人团”投票选出(所以美国选总统,不是“直接选举”,而是“间接选举”)。
每个州的“选举人”人数等于该州的“参议员人数”加上“众议员人数”。由于每州的参议员固定为2人,所以各个州的“选举人人数”的差异体现为“众议员人数差异”。人口大州的众议员人数多,选举人的数量也多。(各州的众议员数量是根据当地人口划定,随着人口变迁,各州的众议员数量会出现微调)
另外,首都(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)有3张选举人票。这是根据1960年的宪法第23修正案——首都可以拥有“选举人”,且选举人的人数【不得超过】人口最少的州的选举人人数。(美国人口最少的州是怀俄明州,拥有3张选举人票;而华盛顿特区的人口超过怀俄明,占有3票也不算过分)。
最近这些年的大选,选举人票的总数是538(100名参议员 + 435名众议员 + 哥伦比亚特区3票)。
对于总票数538,过半的当选门槛是270票。
◇赢家通吃(winner-takes-all)
除缅因州及内布拉斯加州外,其它48个州及首都华盛顿特区均采用【赢家通吃】的方式——获得最多票数的那个候选人【全取】该州的选举人票。
至于“缅因州及内布拉斯加州”,获最多票的候选人会取得两张选举人票,而其余的选举人票会按照“本州各个众议员选区的党派分布”进行分配。
◇安全州
大部分的州在最近几十年的选举中始终被某个大党赢得,这种州就称为“安全州”。比如“加州/CA”是民主党最大的安全州(55票),“德州/TX”是共和党最大的安全州(38票)。
因为安全州没有悬念,在每次大选中,两党通常都不会花太多精力在安全州。
◇摇摆州
相比“安全州”,那些两党选情很接近的州,称为“摇摆州”。“摇摆州”是每次大选的主战场。两党的候选人都要想尽办法去摇摆州拉票。
◇关键摇摆州
在“摇摆州”里面,选举人数比较多并且摇摆得比较明显的,属于“关键摇摆州”。在最近几十年的大选,“关键摇摆州”有三个:“佛罗里达/FL”(29票)、“宾夕法尼亚/PA”(20票)、“俄亥俄/OH”(18票)。
自1960年以来,【所有】当选者,至少在这三个“关键摇摆州”中拿下两个。换句话说:半个世纪以来,没有拿到2个或2个以上“关键摇摆州”的候选人,都落选了。
★今年大选的特殊之处
今年的大选完全不同于往年,简单归纳为如下几点:
1.
以前的大选,两大党的候选人相对还是比较斯文的。
今年就不同了,火药味特强(远超以往)。看电视辩论就能感觉到。
2.
今年的大选,两个主要候选人的负面评价都很多。
3.
今年是女性首次成为【大党】的候选人。
有相当多的美国选民,未必做好“女总统”的思想准备。
4.
今年的共和党候选人川普,是共和党历史上最另类的一个。
由于他太另类,以至于很多共和党的大佬公开表态要投票给民主党(可能是共和党历史上首次出现这种现象)。
5.
今年有很显著的民粹情绪。
共和党的川普就不用说了(依靠民粹,在初选时横扫党内所有大佬);
即使在民主党那边,桑德斯在党内初选也获得了39%(1865/4763)的代表票,让希拉里吓出一身汗。
6.
今年的民调可能会很【不准】。因为有很多选民是【潜在的】川普支持者。
这些人里面,有些是讨厌“政治正确”,还有些人尚无法在心理上接受一位女性总统。所以,这些人在民调的时候不会说他们支持川普,但是在投票的时候会投给川普。
★选举地图
◇选举地图的重要性
很多同学只看全国民调结果,容易被误导。前面说了,美国大选【不是】直选,而是间接选举,并且有一个【赢家通吃】的游戏规则。所以全国的支持率,【不】能说明问题;更重要的是看摇摆州的民调——其参考意义明显大于全国民调。
举个栗子:2000年大选的时候,民主党的戈尔,全国民调超过共和党的小布什;但是选举人票,反而输给小布什。
下面俺引述选举网站(www.270towin.com)提供的数据和图片。
◇目前的态势
下面这张是投票前预估的各州选情(蓝色的民主党的安全州,红色是共和党的安全州)。带有斜条纹的那两个州,就是前面提到的“缅因州、内布拉斯加州”。这两个州【没有】搞“赢家通吃”。
算上各自的【安全州】,希拉里有望得到232票,川普有望得到163票。这种情况下,川普的选举人票距离当选门槛(270)还有不少差距。
◇对川普而言
假设三个关键摇摆州都被川普拿下(下图),他的选举人票数就跟希拉里差不多了(230 vs 232)。
假如川普拿下上述3个州,说明他的形势很好;那么他就有很大可能性搞定“北卡/NC”(15)和“佐治亚/GA”(16),局面就变成下面这样——川普得到 261,已经很接近当选门槛了。这种局面对希拉里就很危险了。
◇对希拉里·克林顿而言
前面提到三个关键摇摆州——“佛罗里达/FL”(29)、“宾夕法尼亚/PA”(20)、“俄亥俄/OH”(18)。希拉里如果能拿下【任何两个】(哪怕最小的2个),她就已经达到当选门槛的270票(如下图)。
这三个“关键摇摆州”,如果希拉里【只拿下了一个】,那说明选情对她很不利。这种局面下,民主党多半无法保住南部的“北卡/NC”(15)和“佐治亚/GA”(16);此时她只能寄希望于拿下“密歇根州/MI”(16)。
三个“关键摇摆州”的票数差别还是挺大的——
如果希拉里只拿下了三个“关键摇摆州”中最小的“俄亥俄/OH”(18),丢了另外2个。这种局面下,就算她搞定“密歇根州/MI”的16票,也还没有到当选门槛(266),需要再搞定某个摇摆州;
反之,如果她搞定了三个“关键摇摆州”中最大的“佛罗里达/FL”(29),丢了另外2个。再加上“密歇根州/MI”的16票,就超过门槛了(277)。
说到“密歇根州/MI”,有必要强调一下:
在前几次的大选中,该州都被民主党视为安全州(该州上次支持共和党,还是在遥远的1988年)。但是今年的形势让该州也成为摇摆州——因为该州有大量的白人蓝领工人,而这个群体是川普的铁杆支持者。所以双方阵营都在昨天赶往“密歇根州/MI”拉票,进行选前的最后冲刺。
前面分别讨论了希拉里拿下“2个关键摇摆州”或者拿下“1个关键摇摆州”的情况。有同学可能会问了:万一希拉里连一个关键摇摆州都没有搞定,会怎样捏?俺觉得: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她肯定输掉了。
◇再罗嗦一下
前面俺说了:今年的民调可能会很【不准】。上述这些选举地图,都是依赖于“州一级”的民调。如果民调出现显著偏差,上述这些分析的结果,就没有参考意义了。今年大选的悬念,也正在于此。
★何时见分晓?
前面聊到的那几个兵家必争之地,都在美国东部。等到明天中午(北京时间11月9日12点),差不多就可以知道结果如何了。
★可能的变数
◇选举人票数相同
由于选举人的总票数是偶数,自然存在“平手”的可能性。美国的选举法律规定:出现这种情况,由众议院投票选出总统。目前的众议院是共和党占多数,因此“选举人票”打平手会让川普当选(但是考虑到共和党议员有很多是反川普的,或许会出现变数中的变数)。
◇某个州的票数太接近
这种事情在2000年大选时出现过。当时佛罗里达州的票数很接近,貌似只相差几千或几百。而且佛州的结果会左右整个大选的结果,而且该州的州长是小布什的亲弟弟。
结果引发了民主党阵营的质疑,并要求重新计票。双方(小布什 vs 戈尔)把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......
◇川普不承认大选结果
在大选前的第三场(最后一场)辩论中,川普虽然没明说,但已经流露出这种倾向。
假如川普最后输掉,但是他在某个摇摆州的票数与希拉里很接近,并且这个摇摆州翻盘会导致大选结果翻盘,那么川普有可能会抵制选举结果。
一旦出现这种局面,将引发宪政危机。
不过俺觉得:出现这种囧事的概率不大。即使出现了,以美国政治体制的成熟度(完善的制衡机制),也可以有惊无险地渡过此宪政危机。
(关于美国政体的制衡机制,可以参见之前的博文:《聊聊美国政体中的权力制衡——不仅仅是三权分立》)
◇出现“失信选举人”并影响大选结果
本文发出后,有读者在评论中提及“失信选举人”的案例,所以俺特地补充了这一小节。
美国的选举历史上,出现好几个“失信选举人”的案例。所谓的“失信选举人”,就是说他/她代表自己的州去首都投票选总统,本来这个人投的票应该反应本州选民的意愿,但是有些选举人由于某些原因(私心,粗心),把选举人票投给了另一个总统候选人。这种行为就会造成实际的选举人投票结果,与民众大选结果不一致。
由于这种事情很少见,而且每次出现都【没有】影响到最终的选举结果,所以至今为止没有出现相关诉讼,最高法院也就没有对此进行违宪审查。
俺个人认为:出现“失信选举人”并逆转选举人投票结果,这种概率太低,不用考虑这种情况。
俺博客上,和本文相关的帖子(需翻墙):
聊聊美国政体中的权力制衡——不仅仅是三权分立
美国选举制度为啥这样设计?——兼谈其历史演变
扫盲常见的政治体制
中美政府信息监控的差异——"棱镜门"丑闻随想
闲聊中美文化差异——9·11十周年随想
分析“制度性腐败”——为啥天朝的贪官屡禁不止?
版权声明
本博客所有的原创文章,作者皆保留版权。转载必须包含本声明,保持本文完整,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者编程随想和本文原始网址:https://program-think.blogspot.com/2016/11/2016-USA-Presidential-Election.html